青春篇|让你的青春与同龄人同频共鸣

日期:2025-10-14 12:03 浏览:

青春,是人生最炙热的篇章,也是那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旋律。不乏厚厚的脚注。从扎根燕山脚下乡村的“拼命书记”,到沙漠里传递知识的志愿支教团,再到保卫喀喇昆仑大地的青年战士,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用行动诠释着,在为人民奉献、为国奋斗的道路上,永远闪耀着青春的勇气。 青少年有他们不应该害怕的责任。它不是走在温室里,而是在风雨中坚定地站立。这不是口头承诺,而是庄严的誓言,问:“你还能给我谁?”以响应时代的要求。在燕山脚下的周岱子村,“绝望书记”范振熙用了40年的时间,耐心生动地阐释了责任的真谛。即使面对一个一无所有的村组“乱”,他没有后退,以“无论如何也要扬名立万”的决心,引导村民走上乡村振兴之路。他选择扎根乡村,将个人的“小我”融入乡村振兴的“大我”。他把人民放在第一位,利用二哥重新夺回矿产资源的集体权利,忘记了私利,赢得了民心。尽管他在患病期间多次面临生命危险,但他仍然与时间抗争,为人民创造了奇迹。这种责任是年轻人最耀眼的光芒,是支撑社会发展的坚实支柱。当今的青年正被卷入时代的浪潮之中。他们需要主动将责任感刻在骨子里、血里,并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。站起来的勇气是克服困境的“优势”坚持面对困难是人的“桥梁”,坚定不移的坚韧是人成长的“梯”。个人贡献要与人民群众期盼紧密结合,磨练担当能力,强化担当意愿,拓展担当格局,提升担当领域,让热心青年与时代使命同向同行。 斗争是永恒的背景。这不是突发奇想,而是日常的延续。这不是寻求舒适,而是承担责任。二十五年后,一辆载着15个年轻人理想的汽车跨越戈壁河,停在一个沙漠小镇。从此,河北保定和新疆且末,相隔3000多公里的两地,被年轻人紧紧联系在一起。 20多年来,保定学院约400名毕业生考取了扎根西部,已派驻培训数十人,累计培训学员9000余人。他们曾经在城市校园里刻苦学习,如今却在大自然的风雨中飞驰,将教育根植于流沙,点燃幼小的心灵梦想。这场奋斗,是生命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的基础,也是民族重生的宏伟动力。当今青年应该以榜样为光,培育创业精神,筑牢信念基础,凝聚拼搏意志,在平凡的岗位上艰苦奋斗,勇敢面对时代,在风险挑战中砥砺前行。要把奋斗精神始终融入到生活中,不畏困难、避风雨、不放弃、忍耐不偷懒,成为美好生活、民族复兴的创造者、实践者、守护者。 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实用的信念。这不是一句表面的口号,而是根植于灵魂深处的坚持。这不是一时的热情,而是持续多年的忠诚。喀喇昆仑的冰雪见证了19岁战士陈祥龙的庄严誓言。他以青春的激情写下了《纯爱,只有中国》的英雄诗篇。 2020年6月的加勒万河谷边防保卫战中,他以乡绅的身份果断冲锋,用自己的血肉捍卫了国家的尊严,直到最后一刻。这种信念指引着我们青年的前进方向,是我们民族力量和民族地位的精神支柱。当今的年轻人要想成为优秀的“追梦人”,就必须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,时刻体会“为国生、为国死”的赤诚之心和“虽身价低,不忘国”的责任感,必须保持坚定不移的忠诚。我们必须采取罗在现代需求领域,多做出“舍小家为大家”的决策,承担更多“为国争光”的使命,筑起国家建设道路上的稳定基石、信仰的恒星,让我们的青春在奉献祖国的道路上绽放出格外璀璨的光芒。 当担当责任的勇气照亮前进的道路,当奋斗的汗水点燃梦想,当爱国信念锚定航向,年轻人就有了战胜风雨的力量,就有了创造奇迹的信心。燕山下的抗争、大漠的耕耘、雪原的牺牲,虽然情况不同,但都是面对“混乱”的勇敢之举。这是年轻人的勇敢、扎根偏远的坚韧和奉献、奋起捍卫国家尊严的无畏青年的最美表现。年轻人生在一个美好的时代,就必须与时俱进。青春的形象不是单一的姿态,而是无数种让青春炫目的可能性,与时代潮流相融合,将个人选择与国家需求相连接,将忠诚铭刻在血液中,用行动践行使命。 来源:京中网(湖北日报) 作者:姜培文、柴仰航、马凤全、肖鲁、倪冲、石昌浩(“青苹果乐园”团队) 编辑:颜红雷

0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